堪布卡塔仁波切
我的問題是來自昨天的開示。
您曾做了一項比喻,
認為不同的觀想方法和教法基本上都會產生同樣的證果
——我想您是這麼說的。
這好比雖然我們有許多各種不同的車子,
但其實他都只要是讓我們學會開著的技巧而已。
我的問題是,如果所有這些車子,可以這麼說,
都能讓人學到熟練的駕駛技巧,
那麼擁有一部車子不是已經足夠了?
堪布卡塔仁波切:
你所言甚是!
就像每個人擁有一部車子便已足夠一樣,
我們事實上也不需要那麼多本尊。
但為何我們習於有許多不同的本尊,
修習許多不同的本尊法?
為何我們總喜歡接受許多不同的灌頂?
這其中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們常對自己所修的法不具信心。
我們無法也不願全然的只信一個法,因此,
我們只好再為自己找出其他的法修。
這個情況就像一個在打仗的人,
不停的把槍拿起放下,又換別支一樣。
他老想自己會找到一支更好的。
事實上,
情況會這樣只是因為他感到害怕和緊張罷了。
所以行者往往會想:
「啊,我希望有一位本尊保佑我長壽,
但我最好修這個法一保佑我健康無病。
另外這個也不錯,可以讓我更有錢。」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不瞭解基本上所有本尊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所以其實只要我們如理如法的轉修一門,
便能了悟一切,也既是所謂的一法通,萬法通的道理。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倘若我們坐在一間有許多窗戶的房間裡面,
然後我們由窗戶望出去,看到了天空。
從每個窗戶所看到的天空各不相同;
這個天空在這裡,那個天空在那裡等。
但當我們走出戶外時,
便會瞭解其實這些都是屬於同一個的天空,
只是我們所望出去的窗戶不同而已。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常習於模仿自己的上師,
這本身不是件壞事。
但一位傳承持有者必須持有許多各種不同的法,
這是因為他們負有讓法存續的責任,
也就是保持法的廣傳,讓它們得以被弘揚。
由於不同的眾生需要不同的法門——
縱然他們只專一法,
因此上師必須依個別的需要為他們傳法。
上師或傳承持有者常為弟子傳授許多各種不同的法,
而其自己本身所修的法也非常具多樣性。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便想模仿自己的上師,
也跟他們一樣修很多法。
但其實若我們真能瞭解整個重點和觀念之所在,
便會清楚證悟一位本尊,
也就是如理修一本尊法而能與之相應成就的話,
便已足夠,其他則均非屬必要,
在金剛亥母的正觀中由於我們無法看見上樂金剛,
便認為上樂金剛對我們發怒,
而覺得自己在修行上有所遺漏。
因此,事實上就正如你所說的,
我們只需要一位本尊即可。
你的問題問的很好,
讓我有機會為大家做一番清楚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