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年3月16日, 北京大學的講座上,


有個學生請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講講老子《道德經》與佛教的關係,


仁波切說他也正請北大的哲學系教授給他推薦一些好的道教哲學的書籍。


  仁波切說:「『道』是中國製造的產品,是中國牌子的,就像中國茶、中國絲綢。


「道」 是中國製造的最好的產品。而佛教是印度製造的產品。」


  他說得很有趣,我不禁笑了,真是這樣的呢。


  接著,仁波切說:「《道德經》寫得非常好,有一種無窮無盡的感覺。 」


仁波切講演是全部用英文的,他用「endless」形容老子那種無限不絕的存在感, 用詞是很恰切的。


  以前老覺得印度文化的表述中文字表述比較的繁複, 不很習慣,


後來想想中國老祖宗的文字風格過於含糊、簡約,不禁莞爾,


 恐怕別的民族看《道德經》也是大有不習慣呢。


  季羨林老先生是研究印度文化起家的, 有空真是要學習拜讀季老的著作的。


  我在學習《道德經》的時候,是先背下來,吞在肚子裡,然後就去看別的。


這本書就開始在大腦的意識裡生根,沉澱,然後隔些日子,自然會浮現出一些感覺。


這段時間忽然悟出這個,明白某些話的深層意思;再遇到另一件事再悟出些《道德經》的道理。


  比如某天突然冒出的領悟是關於:「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智慧的推進是解開心結的過程,


是一個消解的過程,解構的過程。不是教你如何把心結打得更緊、更多或者更漂亮。


  對於心裡一團的錯誤妄想,不要用繼續的意念再去增加那種糾纏的力量,


乾脆就解開它,要麼就切斷它。


妄想的本質是愚癡的無明。心思和我執纏縛的結果根本是痛苦的。


  自我的執著越少,內心越智慧明亮;自我的執著越少,越容易清醒寬容。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修行智慧,並在日常的生活中實踐,


學業越進步越要減少對自我的執著,直到自我化為樸素的虛空。


  沒有人生大智慧的人,過強的能力,有時結出惡果。單純地錘煉世間的技能,


沒有正確的人生認知是危險的。


  一個小偷,偷竊的技巧越高,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


  獨裁者希特勒在政治、軍事上的才華與能力促成了世界大戰的深刻痛苦。


希特勒吞併世界的貪婪野心是製造痛苦的根源。無論多麼強大有力的妄想,都是貪婪的無明,


在沒有認清根本智慧的基礎上生長出的是有毒的果實。


    自我的貪婪、無明、憤怒、愚昧是我們真正的敵人。


    一念的貪婪黏固,就像一個種子不斷地在心思的土壤裡醞釀生長,如同嫩芽長成大樹,


越來越繁茂強大。每一念的迷惑增長都是可畏的。


  《易經》裡坤卦說:「履霜,堅冰至。」看到地上的薄薄的一層霜,


就應該知道堅硬的冰層是如何積累的,保持心靈的清醒,對道、天地人的敬畏,


不斷地反省,實在是重要的。


  念頭猶如種子, 菩提智慧是種子, 無明迷惑也是種子,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因此六祖慧能說:「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為愚迷染。」時刻保持覺悟的念頭,


不斷地微細地深入覺察。


    印度的達摩大師在《達摩破相論》裡說:


  「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情慾,及恆河沙眾惡,皆因三毒以為根本。


    其三毒者,貪嗔癡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諸惡。


    猶如大樹,根雖是一,所生枝葉其數無邊。


    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諸惡業百千萬億,倍過於前,不可為喻。


    如是三毒心,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


    由此六識,出入諸根,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


    一切眾生,由此三毒六賊,惑亂身心,沈沒生死,輪迴六趣,受諸苦惱;


    猶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絕,乃能瀰漫,波濤萬裏。


    若復有人斷其本源,即眾流皆息。


    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


 


  修行——在每一念中覺醒,我覺得自己如篩子,到處都是漏洞,只有繼續努力了。


  但願「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為愚迷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多傑嘉稱 的頭像
    多傑嘉稱

    噯嗎霍

    多傑嘉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